1、精馏塔盘:汽提塔塔底、塔盘支撑圈、上部填料段、物料进出口位置等不作改动, 将45层F1浮阀塔盘全部更换为组合导向浮阀塔盘;
为进一步提高处理能力, 将塔盘的开孔率作如下调整: 1800段由7. 89%增加到9. 49%; 1600段由3. 20%提高到4. 93%;
2、降液管底隙高度:由50mm提高到100mm, 出口堰高度由25mm降低到20mm;
3、塔底取热及管线:由于处理量的增大, 塔底热负荷由6. 18MW提高到8. 37MW, 原重沸器换热面积偏小, 除利用重沸器供热外, 另采取直接向塔底吹汽供热措施, 增加一组吹汽流量控制回路。冷进料管线直径由50mm增大到80mm, 流量控制阀更换为大流量控制阀。
1、装置仅用5天时间完成改造, 改造前, 汽提塔处理量达到45t/ h时, 即开始出现操作波动, 净化水质量变差。改造后装置的处理量明显上升, 当处理量达到90t/ h时, 仍能平稳操作, 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;
2、改造后塔的操作弹性大, 改造前的侧线带液现象基本消除, 塔顶酸性气不带氨, 确保了液氨和酸性气的质量;
3、改造后装置的蒸汽单耗降低, 同时, 由于改造后仅开汽提( II) 装置, 水、电、风等消耗比改造前2套装置同时开工时也有所降低, 使装置的总能耗由改造前的740MJ/ t 下降到696MJ/ t;
4、改造后塔盘压降由0. 050MPa下降到0. 026MPa, 降低了动力消耗。
总结
1、仅通过更换塔盘方式来提高处理量,靠的就是新塔盘相对的高效分离;
2、处理量提高后,汽、液相负荷都要相应增加,汽相负荷增加,需增大塔盘开孔率,降低气速,一方面减少干板阻力,另一方面减少雾沫夹带;
液相负荷增加,需增大降液管底隙高度,提高液相的流通能力;
3、降低堰高,是减少塔盘上液层厚度,提高流速,另一方面减少雾沫夹带。
|